本网讯 6月10日上午,云山学者聘任仪式暨著名教授论坛第155讲在北校六教106教室举行。美国奥尔巴尼市纽约州立大学Istvan Kecskes教授受聘为我校云山学者。我校副校长方凡泉、刘建达,人事处处长方迎生,《现代外语》编辑部主编冉永平教授,科研处处长阳爱民教授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师生出席了仪式。聘任仪式由刘建达主持。

聘任仪式现场
刘建达对Istvan Kecskes受聘为我校云山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Istvan Kecskes在其专业研究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云山学者岗位计划旨在吸引、遴选和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人才,从而提升我校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我校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Istvan Kecskes的加盟,将有助于我校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带动我校文科基地的发展。

方凡泉为Istvan Kecskes颁发聘书
随后,Istvan Kecskes作了题为“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to pragmatics and communication(社会认知方法在语用学和沟通中的应用)”的演讲。

教授演讲
Istvan Kecskes谈到,当前的语用学理论把沟通看作一种理想的、以合作为基础和与上下文相关的过程;它们主要基于沟通中的积极方面,如双方的合作、融洽和彬彬有礼,却几乎忽视了交流本身具备的杂乱和反复尝试的本质特征,以及个人使用语言单位时对前语境理解的重要性。而事实上,在沟通中个人因素与双方合作、语境和关系融洽这些因素发挥了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他提出了社会认知方法(SCA)理论框架。
社会认知方法(SCA)是一种融合协调了交流中两个看似对立的方面的理论框架,并对前语境和实际语境的相互动态作用给予解释。SCA理论是一个比当前的语用学理论全面的模型,它全面地提出了四个特性:关注—意向;私人体验—情境实际经验;自我—合作;突显—关联。Istvan Kecskes提出,希望通过对交流过程的系统分析,把社会认知方法(SCA)应用到沟通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沟通的性质。
附:Istvan Kecskes教授 简介
Istvan Kecskes担任美国奥尔巴尼市纽约州立大学的语言学及传播学教授,指导语用学、第二语言习得和双语教育的研究生课程,并已获得匈牙利科学院语言学博士学位以及中国浙江大学的荣誉学位和教授职位。
Kecskes教授最新成就的学术成果包括《外语与母语》(与 T.Papp合著,2000年,艾尔伯出版集团),《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情景应用》(2003年,穆顿出版集团),《从认知角度看双语》(与L. Albertazzi合著,2007年,施普林格出版公司),《语用学探索》(与L. Horn合著,2007年,穆顿出版集团),《意向、共同点和听说者的个人中心主义》(与J. Mey.eds合著,穆顿出版集团)等。此外,Kecskes教授的多篇文章刊登于知名期刊,如《语用学杂志》《语用学与认知》《国际双语杂志》《第二语言研究》《国际多语言杂志》《跨文化语用学》WORD杂志等。
Kecskes教授是语言学期刊《跨文化语用学》和《语言学穆顿系列》(柏林-纽约合办的穆顿?德?格鲁特出版社)的创始编辑,同时担任《语用学杂志》(爱斯维尔出版社出版)《语用学与社会》(本杰明出版社),《国际多语言杂志》(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和《外语杂志》(中国出版)的编委。此外,Kecskes博士还参与《语用学系列》(剑桥学术出版集团)和《务实接口》这两部丛书的编辑工作;担任《国际双语杂志》(金士顿出版社)特约期刊的客座教授。
Kecskes教授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荣获洛克菲勒基金会(意大利贝拉焦的洛克菲勒研究中心)和意大利博尔扎诺中欧基金会的资深高级研究员奖学金。2011年,Kecskes教授被纽约州立大学授予科研创新活动卓越奖。
Kecskes教授在世界多所知名高等学府担任硕士和博士的客座教授,曾任教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格拉纳达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中国上海国际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和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等多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