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应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的邀请,香港浸会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丁伟教授来到我校讲座。丁伟从香港-大陆关系的历史发展、香港城市概况以及回归后香港发展的新特点等方面解读了回归后的香港对外关系。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秘书长刘继森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唐小松教授出席了讲座。刘继森向丁伟颁发了“广东省国际战略研究院客座教授聘书”。

刘继森为丁伟颁发聘书
大陆-香港的历史渊源
“自从新中国建立后,美国等一些国家就在封锁大陆。大陆要想获得一些物资和外币就必须通过香港”,“要与一些尚未建交的国家接触也需要通过香港”,丁伟介绍到,在回归前,香港都是英美妄图发动战争的“桥头堡”,在和平时期则是英美的“基地”。
到了改革开放后,大陆-香港的关系出现了新变化。以投资为例,2007年,香港投资大陆的资金为3070亿美元,到了2009年,跃升到3956亿美元;同样,大陆在98年投资香港的资金占香港所有投资的21%,2009年更是达到了51%。外贸上也是如此,港-日、港欧的进出口比例都远远不及大陆与香港的贸易。香港的游客中60%来自大陆,大陆游客到香港购物甚至使某些地方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讲座现场
回归后的香港:国际性与中国性
“虽然内地的上海在试图赶超香港,但香港目前仍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国际金融中心,这是香港目前相对于内地的一个优势”,丁伟专门介绍了香港的国际性。国际性使得香港的存在非常重要。
香港回归后,社会主义的大陆和资本主义的香港都在不断发展,这必然少不了相互往来。香港一方面具有“国际性”,一方面具有“中国性”,“不过这二者并不排斥”,丁伟特别强调。
不过,香港必须处理好“在中国怎样定位”,“在世界怎样定位”。来自大陆的上海正在日益赶超香港,香港必须提升自我的优势,使发展更上一层楼,政府要帮助最好的大学和最好的医院而不是靠建更多的大学和医院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