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28日上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我校法语系客座教授白章德首次在我校北校区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开设讲座,题目为《法国酒的文化》。
广东省教育厅外事处处长梁永洪、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明廷玺、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焦方太、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郑立华、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师生及高级商务创新班学生出席此次讲座。讲座由郑立华主持。
白章德从法国葡萄酒的来源与产区分布、辨别酒标的方法、葡萄酒的消费、保存四个方面介绍了葡萄酒。

白章德为大家揭开葡萄酒的神秘面纱
谈来历谈分布 揭开葡萄酒的神秘面纱
白章德凭借着在法国11年的长住经验以及自己对葡萄酒的喜爱和认识,首先用葡萄酒的来源为开篇带领同学们领略法国酒文化的风采。他指出葡萄酒的发源地是格鲁吉亚,葡萄树在公元前6世纪由腓尼基人和希腊人带入欧洲大陆。由于天主教在做礼拜时将葡萄酒看作是耶稣的血,所以葡萄酒随着天主教的发展传播开去。
在法国,葡萄酒有四种: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酒和香槟类气泡酒。结合地图,白章德介绍了法国各个产地的出品。各个产地都有各自的产品,以波尔(Bordeaux)为代表的酒庄多产高档酒,鲁瓦河谷(Vallée de la Loire)产酒质量则一般,并非高档酒。此外,阿尔萨斯(Alsace)盛产白葡萄酒,普罗旺斯(la Provence)盛产桃红酒。
芸芸众酒,谁为翘楚?
白章德重点讲了法国葡萄酒的四个等级:一,A.O.C(原产地注册);二,V.D.Q.S(优质酒类);三,Vin de pays(地区酒);四,Vin de table(佐餐酒)。他指出第一个等级的酒是有质量保证的,这是因为每年葡萄的混合比例和产地的固定。
而识别一瓶好酒则首先要看酒标,先品牌后等级,接着看产地和年份,最后看原产地。白章德指出国内许多酒的酒标上没有等级和原产地标志,那表明是散装酒,会有氧化程度较大、口感不佳的情况。
除了酒标,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辨别一瓶酒?白章德透露,对酒有研究的人还会从酒瓶的瓶塞来辨别。一般瓶塞分为专用、通用和浅色塑料瓶塞,法国人将酒看作是有生命的要“呼吸”的,因此正宗法国酒都用木塞作为酒瓶的瓶塞,其中又以全软木制作的软木塞为好。开酒后闻木塞的味道,看是香味或是霉味就可以知道酒质如何。

讲座现场
好酒需“醒” 讲究搭配
会看会识,最重要的还是会“品”。他表示除了博若莱酒(Beaujolais)需要当年被消费之外,法国酒庄产的葡萄酒一般在出产年份的三、五内后或五到七年内被消费为佳。而一般的酒则没有保存的必要。那么,年份久远的葡萄酒味道如何?白章德用“风烛残年的老年人”来形容自己曾喝过的一瓶储藏五十年之久的红酒,这个形象的比喻也使得听众们忍俊不禁。
红酒在饮用前最好醒酒三十到四十分钟,加大红酒的氧化面积,饮用口感会更佳。红酒一般配红肉和奶酪;白葡萄酒则配白肉和海鲜。香槟酒则是开胃酒,适合在饭前慢慢喝。
好酒藏窖 三五年宜
谈到保存酒的问题,白章德认为最好将酒放在专业酒窖与恒温酒柜之中,至少做到:一,避免日晒;二,远离热源;三,避免振动。白章德建议最好不要将酒长期放在冰箱或者车内,可以选择用报纸包好放在阴凉的地方。
最后,白章德就有关红酒是否要加雪碧的问题回答说:“红酒加雪碧影响口味而且对身体不好,最好什么都不要加。”他表示自己喜欢的酒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