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1日,在澳门理工学院礼堂举行“第二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颁奖礼暨《澳门研究丛书》首发式,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中央人民政府驻澳联络办副主任陈启明、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宋彦斌、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田丰等出席。我校党委副书记陈建平教授作为评奖专家应邀参加了此次盛会。

陈建平、肖钢出席第二届澳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颁奖活动
“第二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奖活动是澳门基金会和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继2004年联合举办“首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之后,受到热烈反应,今年承此优势续举办的澳门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活动。此次活动从澳门及内地收到的339项申报著述中评出50项优胜著述。我校肖刚教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治发展的国际环境》论文获得论文类三等奖。

陈建平与省社联主席田丰在颁奖活动时合影
陈建平在参加颁奖活动后表示,我校广大教师多年来重视港澳问题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用理论研究有力地支持了“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陈建平认为,结合港澳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应该是广东地区学者的一大使命,也是广东人文社会科学的优势所在和重要的特色之一,我们应该抓住港澳回归后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性机遇,完善现有科研奖励制度,从学术上加大对港澳问题关注的力度,使广外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港澳地区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为港澳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附件:转载《澳门日报》的有关报道:
《50项澳门社科研究获奖》
(转自《澳门日报》 2009年12月2日星期三 A2版)
50项澳门社科研究获奖
澳门基金会和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四年联合举办“首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反应热烈,今年承此优势续开办“第二届澳门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评奖”,从收到的三百三十九项申报著述中评出五十项优胜著述。行政长官何厚铧昨出席并为各得奖者颁奖,同场为《澳门研究丛书》首批著作主持首发式,显见特区政府重视各界专家学者的心血和智慧结晶。
特首主礼颁奖
评奖活动颁奖礼昨日下午四时假理工学院礼堂举行,行政长官何厚铧,中联办副主任陈启明,外交部驻澳副特派员宋彦斌,检察长何超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李成俊,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荣恪,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田丰,澳门大学校长赵伟,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及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吴志良出席主礼。评奖评委、《澳门研究丛书》主编、作者及社会人士出席。
澳基会为持续深化澳门及以外地区社科界对澳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检验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调动广大澳门研究学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年续与广东省社科界联合会开办评奖活动。 评奖办公室早前结束评委工作,共收到澳门及外地申报著述共三百三十九项,经评委综合选出优胜著述五十项,包括著作类一等奖五项、二等奖九项、三等奖十项;论文类一等奖五项、二等奖九项、三等奖十二项。评奖学科涵盖哲学文化、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历史教育文献及语言文学艺术新闻五个学科组。评委包括澳基会行政委员吴志良,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校长颜泽贤,特区文化咨询委员李观鼎,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林有能、副秘书长叶金宝、研究员刘斯翰,中山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徐忠明、教授郑佩玉及章文钦、刘祖云,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徐瑄、教授冯邦彦、封小云、曾建雄,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研究员叶显恩,华南师大副校长莫雷、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吴超林,澳大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院长郝雨凡、教授朱寿桐及汤开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陈建平,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倪俊明及澳门公共行政杂志编辑林瑞光。
反映最新成就
吴志良致词指出,今届五十项获奖著作和论文,反映了近五年本澳和外地学者潜心研究澳门的最新成就,集结了多位学者对澳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历史、文化诸领域长期关注、努力探索的心血和智慧。即将发行的《澳门研究丛书》第一批著作,为十六位学者主编的十二卷本《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选》,洋洋六百六十万字,汇集了一九八○年以来四百一十一位作者共五百五十一篇文章。
他称,这些标志澳门人文建设重要成就的学术成果,为建立澳门地方性知识体系和本土解释体系奠定了牢靠的基础。综观这些学术成果,看到澳门研究队伍的茁壮成长,看到一个独立思考、具批判精神、有节有度的知识群体已成形。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地方性知识、本土文化成为图存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具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知识阶层是可靠的支撑,参与学者都是澳门社会发展可依赖的重要力量。
同场,特首何厚铧等嘉宾向各奖项得主颁奖。 何厚铧并在获吴荣恪、谢寿光陪同下主持《澳门研究丛书》首发式,以及与丛书主编及作者等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