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19日上午,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际论坛开幕式在南校区八角楼会议室举行。280多名中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学者齐聚我校,交流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事业的创新与发展。据了解,本次论坛将持续三天。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教育部思政司处长徐艳国、广东省教育厅正厅级巡视员李小鲁、团省委副书记曾颖如、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梁宝勇、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冯喜亭、广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邱鸿钟、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领事Anjalina Sen、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处大学合作项目主管Sebastien Mauve、广东省教育厅思政处副处长王自成以及我校党委书记徐真华等。开幕式由我校党委副书记许国彬主持。

论坛现场
徐真华首先致辞。他与大家分享了我校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三点做法:加强领导,建立专业机构;完善工作网络、健全工作体系;创新发展工作、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徐真华表示,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重大的影响,希望专家和学者们能够通过这个论坛,发现新问题、研究新对策,共同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徐真华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
徐艳国发表讲话。他从工作定位、队伍、态度、途径、目标、推动力等六个方面总结了中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形成的六大特色。随后,Anjalina Sen作为使馆代表发表讲话。她认为国际学术交流有利于增进大学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接着举行了“广东省大学生素质拓展营地”揭牌仪式。

与会领导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营”揭牌
中方代表各抒己见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
李小鲁发表了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源于应急管理,现在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发展。”他认为,专业性的分化是由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性水平的提高、学生心理事件的多发性、应急管理的技术性成果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很有必要转变以应急管理为指导思想。“只有实现指导思想的转换,才能真正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李小鲁发表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主题演讲
梁宝勇与大家分享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他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处理危机事件,其根本目的是增进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心理健康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
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的教授岳晓东,则向大家讲解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我见——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他把发言的内容分成十个小部分,旁征博引、幽默有趣。讲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方面时,岳晓东把性格分为乐观进取型、逆来顺受型、烦躁勇进型和自我挫败型等四种,提倡积极学习心理学。同时,他还列举了霍金、马加爵、芙蓉姐姐等例子,展示大学生应当怎样保持健康的心理。
友好外方介绍本国相关概况
法国大学心理健康基金会教学研究部主任Colin-Madan Philippe向大家介绍了法国大学心理健康基金会的教学组织情况。他说,基金会设立的初衷是让年轻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能够继续在校的学习,主要的治疗对象是15至25岁的年轻人。“目前仍然保持‘治疗—学习’的理念,希望患者能够继续自己的学业。”
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的Franks-Hagen Hofmann博士,介绍了德国在心理咨询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及相关的情况。他说,由于资金不足以及制度上的障碍,人们对学生心理问题很少感兴趣,健康保险公司只为与临床有关的心理障碍的治疗赔付等原因,导致研究出现了许多问题。此外,他以海德堡大学为例进行分析,得出了“心理治疗咨询的概念具有多样性,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大受欢迎,而且与其他心理社会服务机构的网络存在重大联系”的结论。

Franks-Hagen Hofmann介绍德国在心理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及相关情况
与会代表收获颇丰
南华工商学院学生处处长常立威,是本次论坛的参加者之一。她认为论坛中谈到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问题,对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有帮助。“大家不能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全部集中到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身上,应该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提升专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功能。”来自美国的嘉宾Jessica则说,这次的论坛很有意义,希望能够加强与中国专家学者的沟通,共同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嘉宾Jessica接受本网记者的采访
许国彬表示,论坛国际化、专业化的特点,凸显了“交流、创新、发展”的目的和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并不像外界评论的那么令人担心,实际上大学生素质比许多群体都要好,只是由于外界对大学生的关注度过高和个别案例的过度宣扬才给人造成错觉。“许多心理问题转化成身体症状,成了身心疾病,所以不仅要吃药,还得治心。”
开幕式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据悉,下午和晚上还将进行工作坊及分论坛等议程。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第一会议室的讲座座无虚席

主讲者岳晓东与同学互动交流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郭丽主持的讨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