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校发展国际化教育的方针和校际合作协议,为实施我校的教育国际化战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鼓励我校学生出国(境)深造获得第二校园的学习经历,2017年夏季,我校将继续选派指定名额的优秀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参加暑期海外课堂交流学习。2017年暑期选拔名额为“英语语言文化课程”10名,报名截止日期为2017年4月30日。
   
 一、项目介绍
 
 1、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简介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是一所美国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是加州大学系统中十大分校之一。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河滨市,距离洛杉矶一小时车程。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除了以其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和“全美最美校园”闻名于世,更以学生多样化、教学理念多样化、课程多样化为特点,位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美教育多样化”排名第五。2014年4月,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为美国“性价比最高”的大学。
 在2016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美国大学权威排名中,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在全美公立大学中排名第56名、在全美4000多所高校综合排名第118名;在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全球高校学术排名中,河滨分校位于第101到第150名;在2017年Times世界大学排名中,河滨分校位列第165位。
   
 2、 访学时间及项目介绍
 访学项目:英语及美国文化课程
 访学时间:2017年6月28日– 2017年8月30日(8周);或2017年6月28日– 2017年7月28日(4周);或2017年7月31日– 2017年8月30日(4周)。
   
 对于希望通过访学提高英语水平、了解美国社会、增进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创新意识和国际意识的同学,可参加英语及美国文化课程,通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一起学习,快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分级小班授课、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校园文化实践、参观当地机构、参加中美大学生交流活动等各种形式,强化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了解美国历史文化。根据申请者的英语程度和个人兴趣,可选择四个不同方向的课程:强化英语、国际商务英语、口语强化课程、学术英语。
   
 住宿安排:项目学生可入住校内公寓、或经河滨分校严格筛选的美国寄宿家庭,近距离接触美国家庭、社区和社会,获得全方位的访学体验。
 其他活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学生与丰富的课余活动近在咫尺,课余可参观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海滨及内陆沙漠地区,观看NBA洛杉矶湖人队比赛等。
   
 3、 项目费用
 2017年6月28日– 2017年8月30日(8周)暑期课程的项目费用约5,700美元(约合人民币39,330元)。
 学习2017年6月28日– 2017年7月28日(4周)和2017年7月31日– 2017年8月30日(4周)暑期课程的项目费用约3,850美元(约合人民币26,600元)。
 项目费用包括学杂费、在读期间医疗保险、及项目设计与管理费,不包括住宿费、生活费及机票。
   
 二、申请条件
 
 1)仅限本校全日制本科生,成绩优异、道德品质好,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身心健康,能顺利完成在美学习任务;
 2)英语及美国文化课程: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申请“国际商务英语”和“口语强化课程”需达到托福61、或雅思5.5、或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英语内测中达到中级Level 500以上;申请“学术英语”需达到托福71、或雅思6.0、或在内测中达到高级Level 700以上。
 3)家庭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能够提供访学所需学费及生活费;
 4)通过全美国际教育协会的项目面试、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学术审核、以及我校院系及国际交流处的派出资格审核。
   
 三、报名步骤: (请务必按以下顺序完成报名)
   
 1.下载并填写《境外学习项目申请表》(见附件1),由本人及学院签字盖章后发送扫描件至邮箱:
 gwoverseas2015@163.com
 要求:在邮件标题注明【项目名称】(如2017年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海外课堂项目)+【姓名】+【学号】(没有按照要求发送邮件将导致报名不成功,请务必按要求发送)。
   
 2.请登录全美国际教育协会官方网站提交报名信息:www.usiea.org,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四、咨询方式
 项目办公室:
 Tel:189-8893-6429 付老师
 Mail:lumy.fu@usiea.org
 Wechat:2518764259
   
 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处:
 Tel:36317267 杨老师 陈老师
 Mail:gwoverseas2015@163.com
   
   
 附件1:境外学习项目申请表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2017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