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校与境外合作学校签订的学生交流协议,我校现与香港浸会大学开展本科生双学位项目。该项目由Hinrich基金会提供约3名全奖资助名额。学生在香港学习一年后,在港实习半年,随后进入第二年学习。毕业后须为环球资源公司工作两年。
    
  
为做好此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条件 
    
  
1.经贸、商英、商学院2015级(目前未修读辅修专业含双学位在内)在校本科生。(经贸学院雷恩创新班、商学院管理国际创新班除外)    
    
  
2.目前未修读辅修专业,未修读辅修双学位。(注:若在读辅修学生报名参加,须报名时提交保证书,保证一旦选上该项目就必须放弃辅修专业,否则不允许报名)
    
  
3. 综合素质高;道德品质好,未受过纪律处分;身体健康,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4.学习成绩优良,第一学期至今全部课程平均学分绩点达3.0以上(含3.0),无零分、补考、重修记录
    
  
5.外语水平要求:托福iBT 100或雅思7分或以上
    
  
6.需在第四学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完成以下公共课修读:
     
  
(1)     大学英语:只剩下5/6学期专业英语;
    
  
(2)     数学类公共必修课:全部修读完毕;
    
  
(3)     统计类公共必修课:全部修读完毕;
    
  
(4)     计算机公共必修课:全部修读完毕;
    
  
(5)     思政类公共必修课:只剩下第5/6学期的社会实践2和形势与政策
    
  
(6)     体育类公共必修课:全部修读完毕;
    
  
(7)     第二外语:只剩下5学期二外(3);
    
  
(8)     通选课:全部修读完毕。
    
  
二、报名与录取
    
  
报名采用系统报名,报名表格从网上填报,材料需扫描上传,具体操作请看附件1. 请注意,报名不接受纸质材料的提交,同学们需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系统报名及上传材料,更改报名信息,逾期将无法报名和更改。
   
  
1.符合条件的学生须提供以下申请材料:
    
  
(1)填报网上申请表(具体操作见附件1)
   
  
★ 请认真如实填写,如有弄虚作假情况,一经核实,报名作废。
    
  
    拟选读专业填报英文同时需填上中文翻译。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业成绩表(请扫描原件上传)
   
  
   (3)个人简历(包含个人基本情况、个人学习和教育经历、获奖情况等,如有,请扫描上传)
    
  
(4)英语成绩单(请扫描原件上传)
   
  
(5)辅修专业退读说明书(如尚在修读辅修需在报名时提供提供)(见附件二)
   
  
(6) 承诺书(见附件三)    
    
  
  
   
  
  
2.时间安排
      
  
 
 
   
   
 
 
   
   
 
 
   
   
 
 
   
   
 
 
   
   
 
 
   
   
 
 
   
   
 
 
 
  
   
    | 3月3日
        | 国际处发布选拔工作通知
        | 
   
    | 3月3日-12日
        | 项目报名截止日期,学生准备好有关材料
        | 
   
    | 3月13日-15日
        | 学院审核拟推荐不超过6名候选人资料并报国际处
        | 
   
    | 3月16日-20日
        | 国际处审定并发布拟推荐名单,转拟荐名单给该学校
        | 
   
    | 4月7日
        | 香港浸会大学公布候选人名单和面试信息
        | 
   
    | 4月24日
        | 香港浸会大学代表在广州进行面试
        | 
   
    | 4月下旬
        | 公布奖学金人员名单
        | 
  
 
 
 
  
  
  
三、相关费用
    
  
提供全额奖学金,包括学费、生活费津贴、签证和往返机票费用。
   
  
学生仍须缴纳广外学费等费用。
   
  
四、咨询方式
    
  
香港浸会大学:royleung@hkbu.edu.hk
   
  
广外国际处:陈老师、杨老师020-36317267   
   
  
      
  
  
         特此通知!
   
  
  
   
  
  
附件1 学生网上报名交流生项目操作流程
   
  
附件2 承诺书(关于辅修)   
   
  
附件3 承诺书(关于2+2双学位)
   
  
附件4 HKBU-hinrich资讯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教务处
    
  
2017年3月2日